付喜友:轉變干部作風問題應該做到四個加強 | |||
煤炭資訊網 | 2023/3/26 13:54:32 論文專區 | ||
通過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、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、《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、習近平總書記《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》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《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》及全省領導干部會議精神,使我深刻認識到,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,必須轉變干部作風,解決根本性問題,為發展清理障礙。 一、現狀和問題 近兩年來,企業干部隨著年齡的增長,不同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。主要表現為“10大癥狀”:一是“站位不高癥”。就是政治意識淡薄,大局觀念不強。二是“動機不純癥”。就是貪圖安逸,疲沓懈怠。三是“能力缺乏癥”。就是不想學習,腹中無貨。四是“責任不強癥”。就是缺乏擔當,敷衍推諉。五是“馬虎了事癥”。就是漫不經心,工作漂浮。六是“麻木不仁癥”。就是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。七是“叫苦埋怨癥”。就是情緒不穩,消極猶豫。八是“抄襲跟風癥”。就是不會創新,平庸保守。九是“無精打采癥”。就是慢吞吞、晃悠悠。十是“變異享樂癥”。就是吃吃喝喝,拉拉扯扯。 這十大病癥,在職工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,嚴重影響了黨和企業的形象。 二、原因與分析 1、從干部自身角度講。個別干部臨近退休年齡,宗旨意識淡化,理想信念動搖,缺乏大局觀念,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,不能起到表率作用。 2、從單位管理角度講。缺乏競爭激勵機制,人員臃腫,人浮于事,干部干與不干一個樣,干多干少一個樣。干部缺乏危機感,沒有上進心,工作消極被動,一定程度上為不良風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 3、從干部管理角度講。干部“下”的渠道不暢通,由于傳統管理制度帶來的弊端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,干部“能上不能下”的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,致使“能上不能下”的問題比較突出。調整不勝任干部工作難度大,由于處于各種因素下不了調整的決心,致使平平庸庸的不稱職干部心安理當著“太平官”,出工不出力,上崗無業績。對任勞任怨干部鼓勵不夠,由于因顧忌感情,讓多勞者得不到回報,與“太平官”待遇差距不大,久而久之導致上進心滑坡。 三、對策及建議 1、加強教育引導,增強干部轉變作風的自覺性。加強理論學習和宗旨教育,使廣大干部牢固樹立“當干部就是服務”的觀念,堅決克服“官本位”思想,正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、地位觀和榮辱觀。 2、加強干部管理,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工作。健全干部管理機制,積極疏通干部“下”的渠道。從管理機制入手,實行末位淘汰制,實行待崗制,實行競爭上崗制,實行談話誡勉制,實行引咎辭職制,推行交流輪崗制,通過多渠道、多形式,促進干部作風的轉變。 3、加強考核評價,促進干部作風轉變。建立以任期目標為主要內容的實績考核指標體系,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規范,明確干部在任期內或一定階段內的工作目標,做到硬化指標,強化責任,剛化考核。強化對考核結果的運用,對經考核政績突出者,該提的提,該升的升,有的甚至可以破格使用。對考核后認定的不勝任者,要兌現結果,該降的降,該調的調,決不能“一拉平”、“一鍋煮”,失去考核的本來意義。 4、加強督促檢查,增強干部作風責任意識。在督查的形式上,要實行“五結合、五為主”的辦法,即:明查與暗訪相結合,以暗訪為主;抽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,以抽查為主;聽取匯報與走訪職工相結合,以走訪職工為主;查資料與看現場相結合,以看現場為主;查先進與促后進相結合,以促后進為主;多角度、全方位地了解干部作風轉變效果和存在的薄弱環節,特別是對一些重大問題,要重點督查,跟蹤查促,直到問題解決、工作改進為止,以保證干部作風有質量有轉變有提高。 總之,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。只喊不做,不動真格的,不進行對癥手術,隱患無窮。為此,堅信只要抓住大興調查研究和能力作風建設落實年這個契機,加大教育力度,加大考核力度,加大監督力度,干部作風就一定能轉變,干部一定能為建設新七煤做出更大貢獻。
|